4 成民眾塑化劑超標!6 常見喝水方式超 NG 塑化劑是一種累積在身體內干擾內分泌系統的環境荷爾蒙

bottle, mineral water, glass-2032980.jpg

塑化劑是一種會隨食物、空氣、皮膚累積在身體內,干擾內分泌系統的環境荷爾蒙,瀚仕功能醫學研究中心統計近 3 年共 3500 檢測資料後發現,近 4成民眾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(塑化劑之一)都超標,當內分泌系統日積月累受到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所干擾,心血管、代謝、甲狀腺、神經也會受影響,而年紀越小的孩子累積環境荷爾蒙的濃度越快,恐產生性早熟等風險。


綜合樂奕診所、高雄榮總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資料,環境荷爾蒙會囤積在脂肪組織中,影響荷爾蒙的運作而導致內分泌紊亂,常見症狀包括:不孕、月經不規則、經前症候群、乳癌、乳房纖維囊腫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、子宮內膜異位、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癌、前列腺癌、精子數量減少、膀胱癌、肥胖。


小心塑化劑、環境荷爾蒙吃下肚!醫:6 種喝水方式超 NG

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廣泛存在於各類日常塑膠用品中,中壢長榮榮醫院指出,該物質在日常生活的應用廣,除了塑膠容器、塑膠袋、保鮮膜、泡麵油包等容易經口吃入的產品外,也常在各類有香味的保養化妝品、衛浴用品中作為定香劑使用。


民眾在一般日常生活中,塑化劑就可能從食物包裝滲出,或在微波、蒸煮、加熱、盛裝油脂量較高的食物時污染食物,各種來源的接觸江總起來相當可觀。


細數塑化劑最容易進入體內的渠道,「喝水」是不容忽視的一環。高雄榮總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分享,一天需要攝取 2000~3000ml 的水分,才能維持人體需求,然而若常透過以下「6 大喝水錯誤方式」攝取水分,不僅會喝進毒素,還可能因塑化劑增加罹癌風險:塑膠杯裝熱水、寶特瓶裝熱水、塑膠水壺裝熱水、塑膠吸管喝熱飲、塑膠袋裝熱湯、塑膠湯匙舀湯。


塑化劑可代謝排出!2 應對方式讓身體不受環境荷爾蒙影響
幸好,塑化劑進入人體後仍能透過代謝排除,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指出,人體實驗研究顯示,DEHP(最普遍的塑化劑之一)入人體後,約有一半的量可在 12~24 小時藉由尿液排出體外,絕大部分可於24~48 小時由尿液或糞便排出。


綜合整合功能醫學醫師歐瀚文與立達診所副院長陳俊光的資料,從功能醫學的角度來看,不讓身體受到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影響的最佳方式,就是「減少暴露」環境荷爾蒙並「加速身體代謝」。


資料來源:Neowave